本系主页 系部概况 党建思政 清廉文澜 教育教学 科研服务 招生就业 团学工作 师生风采 原创文学 资料下载
师生风采
教师风采
学子风采
教师队伍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 > 师生风采 > > 学子风采

优秀学生风采||2024年山西高校“超星杯”大学生书评大赛三等奖

2024-07-12 20:50

我和生命同甘苦,爱与死亡共悲欢

 

——《天蓝色的彼岸》书评

作者:宋惠茹

指导老师:刘婷

本文荣获2024年度山西省“超星杯”大学生书评大赛三等奖

 

微风拂过,树影婆娑;日升月落,大雨滂沱。当一日又一日的习以为常变成虚妄,当一次又一次的司空见惯化为无常,死亡的可怖逐渐具象,生命的意义又在何方。

我们时常感慨深谈死亡的书太少,却忽略了死亡的背后是活着。死后的世界,活人无从知晓,逝者无路言说。所谓深谈死亡,往往不是教人坦然地理解、接受死亡,而是在教人为何要、如何去好好活着。一本剖析死亡的书难得,一本言语简淡不沉重又剖析死亡的书更难得。倘使足够幸运,这本书又兼备以孩童视角出发、老少皆宜的特点,那这本书一定是亚历克斯·希勒写就的《天蓝色的彼岸》。

一个九岁的小男孩,一场普通的争吵,一次赌气的外出,一位醉酒的卡车司机。几个元素组成了一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车祸,带走了一个年幼的生命。本书以孩童的视角与口吻将作者笔下的死后世界徐徐展开,为死亡的残酷与离别的悲苦铺上了温情的主色调。

小哈里在天上没有死亡的实感,直到以魂灵的状态回到人间,来到昔日的校园,桌椅的主人有了新的轮换,生前的好友有了新的伙伴。他徒劳的叫喊着,却无人应答。这种难以置信的愤怒与委屈无关死亡,而是源于死亡带来的影响。人们恐惧死亡,本质上不是因为未知,或是痛苦,而是因为不愿分离,担心被留在过去,害怕被世界遗忘——在这个曾经存在过、现仍深爱着的生的一方。同样是被人遗忘,活着和死去是两种状态。活着被人遗忘,是因为我们都在往前走,只不过去往不同的方向,结识了不同的朋友。我们将彼此留在了自己曾驻足的路边,时间坚守在单行道上,将过往蒙上一层又一层淡忘。如果活着被人遗忘,是苹果被落叶埋藏,那么死后被人遗忘,就是苹果腐烂萎解——丢弃的不是我们的遗物,消逝的不是与我们相关的记忆,那是我们留存于世的痕迹,是我们曾存于世的证据。

没人知道死后会如何,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死后如何,一切都不会再有重来的可能。

“谁都不明白自己死后应该做点什么——就像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应该干什么一样。”正如从未有人真正见过神仙佛陀,于是他们的样貌便以人为原型向世人投射。死去的世界也没人见过,所以作者笔下的死后世界同样包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折射。看似是在抛出思考:人死后应该干什么?但其实重心在后:人活着应该干什么?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面镜子,它描绘的世界映射出身处现实生活时,我们幼稚的抱怨争执与无法挽回的伤害。坐在老枫树上,仲秋的阳光依旧温暖,枯枝上的叶子轻轻摇晃。可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画面,却令哈里忽然有了对死亡的直观感受。“我再也没有了微风拂面的感觉。”来不及遗憾没能看过的远方,不必感慨未能实现的梦想,不是老话常说的,死了“就不能动了”“就看不到了”。单单“从此我与风无缘”这一件轻如鸿毛的事,便悄然体现出死亡的泰山之沉重。

“我正在骑车过马路,很小心,速度也不快,但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辆卡车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短短八个字我们常挂嘴边,却鲜少有人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们常常将酿成大祸的言行根源推卸到“吵架吵上头了”“他喝多了”等看似人之常情实则无耻推责的理由上。所谓气上心头、酒后乱性,不过是原则性、道德感、自制力底下,同时情绪化严重的直观反馈。孩童出现言行略显无所顾忌的情况尚且可以归咎于心智不成熟、家庭教育不合格等客观因素,但成人呢?成人,即身心发育成熟的人。如果一个身心发育成熟的人仍旧不辨是非、毫无自制力,需要他人甚至是一个孩童为他不负责任的言行买单,那么他如何算作一个成人,算作一个人呢?要么主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么被社会敲打被迫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吝啬的生活没有给出第三个选择。

“我们这次吵得特别厉害,但其实也并不是真的谁恨谁,就像世界上其他兄妹和姐弟在吵架时一样,不过是气头上的话。”哈里用生命的代价证实:说重话的必要前提是经过慎重考虑,因为没人知道话落转身,是还会再见还是一别永远。倘使是后者,亡者永无重言之日,生者再无收言之时。有人信奉“一死百了”论,但正如哈里所说:“人死了,并不是一切就‘完了’‘结束了’,活着的人还要背负着亡者离去的阴影继续前行。

离别不会等待。它的措不及防或早已注定,都不会影响最后的避无可避。大多数时候,它都非常短暂,短暂到可能只有一会儿,或是一瞬间。等到人们恍然惆帐,或聚在一起开始哭泣悼念时,离别早就已经结来了。那些所谓等到了的,不过是耗费大量的运气,等到了有心之人努力推移的结果,良果。

小哈里的反应真实而鲜活。他会在看到街上结伴欢笑的小孩时,忽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回不去了。突如其来的死亡令人深感悲痛不公,他泪如泉涌、悲愤交加,可随即哈里又意识到,谁又该死呢?这飞来横祸又该发生在谁的身上——谁也不应该。作者透过哈里简单又极具典型性的思维反转得出一个残酷的事实:意外就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发生前不会通知,发生后不问结局,没有“应不应该”。

教室后墙贴满了老师同学对他的思念;未来,校园角落里为他而种的那棵树,将替他仰望这片熟悉的蓝天;爸爸带着鲜花来到坟墓前,“明天还会来,跟平常一样。”的许诺承载着深深的心疼与眷恋。妈妈下意识准备的四人份餐具,姐姐撕掉的纸和桌前的合照……这些满怀爱意、悲戚与思念的点点滴滴,冲击着哈里年幼的灵魂。这是独属于生命的残酷——生者必须背负着生死永别的悲痛更加努力地活着。换言之,正是因为死者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过去,生者才更需坚强——他们得带着死者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没有人生而坚强,但人们总要学会在该坚强的时候坚强。

人们就“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个观点争论了上千年,但无论人天性如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人在后期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与受过的教育,将对他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到决定性作用。“疫情期间无所顾忌违令外出游玩”风波方毕,“传染病患者报复社会将病毒大肆传播”的消息又起。压力过载无力调节的年轻生命一跃而下,手段残暴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遍地发芽。扭曲的观念,血腥的代价。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问题,不是疫情期间长时间的空间压抑,不是传染病患者本身出现的精神问题,不是年轻人抗压能力的显著下降,也不是校园霸凌如何界定。这是教育过程中生死观建立的重大缺失。没有对生命的基本认知,没有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对别人的生命没有尊重意识,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自爱本能。千百年来,我们习惯了对“死亡”话题的避讳、对“生死”问题模糊化的回答。生死观在本该逐步健全的年纪缺少正确的框架、成体系的内容和与时俱进的引导,最终形成了扭曲的生死观。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本跨越适读年龄界限的书籍。少年与青年可以从中形成生死的基本概念,养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基本意识。中年人可以从中短暂地脱离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两重压的焦虑,回归到最朴素的人与人的关系、已经拥有和仍然拥有的幸运。老年人则可以从中回顾自己的一生,获得与世长辞前尽力弥补遗憾的勇气。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本不必避讳的书籍。故事从头到尾没有血腥暴力的描述,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没有一心复活的执念,没有三观不正的歧途。只是以一个孩童的口吻讲述了死后可能出现的迷茫、回归后的期望,对生活仍在继续的震撼、对亲友沉浸悲痛的哀伤,以及弥补遗憾后对世界的告别和对死亡的坦然。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它可以在人生迷茫的时候予你方向,可以在被迫分离的时候帮你疗伤,可以在这个无人知晓从何而来去往何方的世界告诉你生命的意义与重量。

 

此间漫漫人生短,切勿忧怨复长叹。

善言赞语君莫吝,恶行三思慎如山。

真情实感未曾瞒,落叶归根无所憾。

我和生命同甘苦,爱与死亡共悲欢。

关闭窗口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文澜苑②
邮编:030619
电话:0351-3985703
Copyright © 2021-2022 晋中学院中文系
缘来是文澜
缘来是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