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主页 系部概况 党建思政 清廉文澜 教育教学 科研服务 招生就业 团学工作 师生风采 原创文学 资料下载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 > 新闻公告 > > 通知公告

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

2016-04-20 12:04

   2015年4月20日至23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进校集中考察。评估专家在评估反馈会上肯定了我院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我院高度重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学校的安排部署,组织文学院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评估专家在评估反馈会上的反馈意见,经过全院上下对评估工作的总结和充分讨论,确定了我院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任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经过一年整改,初见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办学思路

(一)深入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大讨论

立足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首先组织文学院全体学习评估专家在评估反馈会上的反馈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反思和理顺办学思路。其次,就如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组织教师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基本上形成一定的共识。最后在党政联席会上,专门组织处科级干部对如何整改进行思考,各自谈了自己的思路,统一思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通过大讨论,全院上下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服务社会是兴校之源”的办学理念;并确立了我院的工作目标:一是以向应用型转变为目标。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二是以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强化内涵式发展意识,并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三是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变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理论创造,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树立人才培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服务的意识,注重实践性,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二)坚持依据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依据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文学院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完善文学院的管理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落实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并将制度汇编成册。教学管理文件涉及到备课制度、课堂教学管理、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管理、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各个管理层面。这些管理制度,使文学院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文学院在推进整改工作的过程中,在教研室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教学管理机构,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成立文学院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文学院教学指导小组;成立文学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健全,各司其职。

经过整改,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深入人心,服务师生,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基本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了教学管理机构。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强化特色

专业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发展的现有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全面带动专业整体发展的思路。文学院三个专业都规划了具体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体现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借助晋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的平台,鼓励教师着力于对晋中民间文学、晋中戏曲文化、晋中民俗文化加以研究,并把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十多门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每年学生的毕业论文有二三十篇都是与晋中地域文化相关的选题,这样既实现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同时也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

新闻学专业以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特色。长期以来,晋中电视台、晋中日报社、榆次报社一直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今年我们与晋中电视台、晋中日报社、榆次报社多次协商,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校企联合办学。

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以建立海外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为特色。从2012年开始,我们与泰国北部第二教委合作,建立对外汉语专业实习基地,这是山西省内该专业第一个海外实习基地,目前已经有42名学生完成了为时10个月的赴泰汉语教学实习。

2015年11月,经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选派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十余人分四路对全国十几所办学质量较好的应用型高校进行调研,主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取经学习,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举措都使我们受益匪浅,启发良多,这些调研成果都会有效地充实到2016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目前,我院正在积极酝酿修改2016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与地方经济文化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强化第一课堂的实践环节,增加第二课堂实践比例,把实践渗透进学生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强化实践教学

1、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我们及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了理论课门数或学时,降低其所占学分比例;整合相关联系密切课程的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重复;增加了实验实训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并积极创造条件,保证该类课程的正常开设;强化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保证选修课的开出率,近三年选修课的开出率均达到100%;加大了课程实践(实践)、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教育见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比重。

2、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修订之后,文学院立即组织有经验教师进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修订之前,院领导组织各教研室进行了讨论,广泛听取来自教研室的意见,本次教学大纲的修订以学生为本、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实践、注重实效为原则,使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至2015年9月15日,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基本完成,共修订大纲41个,合格率达100%。 

3、加强实践教学。教学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重要手段。文学院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交流,完成了2011级新闻专业和2013级专升本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同时,与泰国第二教委进一步合作,并专门召开2011级赴泰归来学生与2012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经验交流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个项目,到5月份,经过忙碌的对赴泰各种材料的准备和手续办理,终于在5月底,我院送出2012级对外汉语专业的12名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对泰汉语教学。

(三)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                 

1、2014年文学院获批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语文》课程组针对文科、理工科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探索研究》在研中,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

2、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大胆探索、创新,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因为年轻教师比例高,对教学新方法和新手段接受快,应用较好。目前,我院教师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大都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信息资源。有的以教材、讲义为基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山水景观、作家作品等图片、影像资料,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有的还配上了音乐,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师生互动法也在90%左右的教师课堂教学上普遍运用。相对于满堂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法也有好多灵活有效的形式。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教师提问与学生讨论的方法;教师布置专题,学生下去准备,由学生讲说,教师点评总结的方法等。此外,观摩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也在文学类课程和教学法课程中被广泛运用。

(四)进一步规范教研室管理,推动教研活动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明确教研室主任和成员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挂牌上墙。目前,文学院7个教研室基本上能有效完成本院各专业全部课程以及全校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常规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

二是各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和大学语文课都实现了集体备课,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是加强教研室工作的考核。要求教研室学期开始交教研计划、学期中定期交教研记录、期末完成教研总结。孔瑞明副院长组织专人,每学期负责对教研室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四是定期、定题、定人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了定时——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定题——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的主题;定人——要求教研室人人参加,不得无故缺席。教研活动做到了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效。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增强了教研室乃至文学院的凝聚力。

(五)加强考试各环节的管理和规范

考试工作进一步规范,从命题安排到教师出题、学院审题、试卷印制保密工作以及考试过程,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秩序手册进行,考试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考后的试卷评阅要求评卷教师严格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流水,并要规范书写评阅符号,基本上做到了试卷评阅工作的规范有序。并积极进行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模式改革。摒弃以试卷和分数为中心的考试模式,探索以“学生自我发展,知识赋予应用”为中心的考试新理论。改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构建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尤其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引进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1名、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名,全部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引进人才任务。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双师型” 教师。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外聘,从企事业单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经过一年的整改,文学院现在具有“双证”或具备“双能力”的教师共有9人。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制定完善了《文学院教师培训管理办法》《文学院青年团教师培训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具体的做法是把两种办法结合进来,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第一,以教研室为依托,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在教研室内以结对的形式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帮扶活动。第二,鼓励教师走出去,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开阔学术视野。2015年文学院青年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共达26人次,促进了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文学院经常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涌跃参加,活跃了文学院的教学气氛,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第三,支持、引导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帮助青年教师获取实践经历,提升职业能力。

经过一年的整改,文学院教师孙宇伟、常乐分别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山西大学读博士;李青峰考取西北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郭文娟在福建师范大学做一年的访问学者;董素贞、田静、杨淑鹏在南开大学做半年的访问学者。去年5月份举行的晋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我院教师梁清沁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10月份,王秀芳、宁宁、王瑞和张悦4位青年教师顺利晋升讲师职称;11月份,我院青年教师王丽波和王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副教授职称评审。

  3、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制定《文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文学院教学团队建设计划》等纲领性文件。

4、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树师魂、正行风、树形象”等师德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师德教育讲座等营造师德建设的氛围。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学能力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环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上合格课,力争上优质课,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让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经过一年整改,文学院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未出现违反高校师德七条红线的问题,全年没出现任何教学事故。

四、科学研究工作

1、强化学术团队建设

积极引进与学院主干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的高水平研究人才;充分挖掘现有队伍潜力,发挥高级职称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凝练方向,确定集体研究课题,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序开展科研团队的活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逐步形成团队合力。经过一年整改,除了现有的晋方言学术研究团队外,文艺学方向、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民俗学方向的教师都积极以晋中民间文化为重点展开研究,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晋中民俗文化研究团队。

  2、鼓励协同创新,积极申报课题,服务地方经济

依托学校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与晋中各下属市县的文化研究部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地方文化研究、传承和宣传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联合成立几个课题组,开展地方文化专题研究,给文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为地方文化服务的平台。

3)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认真组织学术专题讲座。201569日,邀请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毓庆对文学院学生做了“国学的主要内容与当代意义”的讲座;20151016日,邀请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段友文教授作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国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兴趣,受到学生的好评。研讨制订《文学院科研管理和奖励办法》,制度创新,允许科研拔尖人员有选择地教学轮空、集中精力做课题,出高水平的科研精品,对高层次立项项目、高水平论文、获奖进行奖励,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组织校内校外、各级各类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娱乐活动,如各类诗词、成语、谜语大赛,扩大办学成果。同时,对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论上的提炼和总结,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

经过一年整改,文学院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山西省131人才引进项目1项,晋中学院博士基金项目3项,共获批项目资助经费27万元,科研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五、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1、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专业引导教育,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引导学生深化专业认识,了解就业面向,丰富职业体验,增强专业和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着力提高我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面,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推出学生必读书目,制定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等,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碰到的疑难困惑,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经过一年整改,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引导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文学院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以学生为主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就业创业的实践训练活动,一年以来,文学院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计4项,通过参加项目训练,激发出学生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了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创新创业有浓厚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和管理,构建课外科技实践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开展人文意识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知识竞赛,培养学生良好文化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举办健美操、女生节、趣味运动会、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元旦文艺会汇演、球类运动会、宿舍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师范类学生中,深入开展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训练和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板书技能训练,督促一二年级全体学生练习“三笔字”,为将来做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年整改,文学院创建了优美的人文环境,营造了和谐健康的良好学习氛围,并在学校举办的春季球类运动会比赛中取得佳绩。

文学院

                                            2016年4月20日

关闭窗口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文澜苑②
邮编:030619
电话:0351-3985703
Copyright © 2021-2022 晋中学院中文系
缘来是文澜
缘来是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