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主页 系部概况 党建思政 清廉文澜 教育教学 科研服务 招生就业 团学工作 师生风采 原创文学 资料下载
科研服务
科研机构
科研项目
科研获奖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机构
当前位置: > > 科研服务 > > 科研机构

晋中学院优秀学术团队申请书

2014-12-29 08:28

晋中学院优秀学术团队申请书

团队名称民俗文化研究学术团队

研究方向晋中民俗文化研究

负责人姓名白春香

填表日期         2014.12.28              

晋中学院科研处制表

一、本表由申报人本人填写,主要填写近三年来的科研教学情况,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有弄虚作假,取消参评资格。

二、所填项目、论文、著作、专利、获奖等成果要附相关复印件。

三、本表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一、团队简表

1. 团队名称

民俗文化研究团队

2. 团队人员构成

总 人 数

6

45周岁以上

45周岁以下(含)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0

0

6

100%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

17%

1

17%

3

50%

1

16%

学历结构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 科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3

50%

3

50%

0

0

3. 团队带头人简况

姓名

白春香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11

民族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文学院院长

所在学科

文艺学

研究方向

民俗文化研究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8635076255

电子邮箱

baichunxiang6608@163.com

所在单位

晋中学院文学院

4. 科研团队成员(不包括团队带头人)

序号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位/学位

研究方向

在团队中的作用

1

钱永平

1976

副教授

博士

民俗学



2

李亚峰

1983

讲师

博士

人类文化学



3

杜慧琦

1976

讲师

硕士

戏剧戏曲学



4

李青峰

1977

讲师

硕士

民间文学



5

梁起峰

1987

助教

硕士

文化人类学























二、科研团队的基本情况

(一)团队研究方向

1.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活动传承状况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对以下民俗活动展开研究,探讨其传承模式和发展规律,总结其未来发展趋势。

①地方岁时节庆(清明节,春节,庙会、赶集)

②传统技艺(如平遥推光漆)

③人生礼仪(如孝义贾家庄婚俗)

④传统曲艺(如莲花落)

2.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学传承状况研究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如寿阳寿星传说、大禹治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晋祠水母娘娘传说等。本研究注重区域内民间文学在当代流传状况的搜集整理,已有几百万字的民间文学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学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特点进行概括总结。

3.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活动产业化发展研究

在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许多民俗活动可以发展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美食、演艺业、旅游观光业等产业,研究民俗活动的产业转化机制,产品管理和市场营销体系,提出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民俗产业化发展思路。

(二)团队形成的背景

2010年,经文化部批准,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区域涵盖晋中市全境与太原、吕梁的8个县(市、区)等共19个县级行政区域,北接草原、南引中原,东西两山环抱,汾河、黄河文明彰显,草原文化与黄土高原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厚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专家认为,该区域的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晋中学院获批山西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晋中生态文化研究基地”,着重对晋中生态文化保护区的生态文化的研究。

本团队成员均为“晋中生态文化研究基地”的专兼职研究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分别隶属于文艺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戏剧戏曲学等不同学科。本团队力求依托“晋中生态文化研究基地”的学术资源,从美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不同视角对晋中民俗文化进行多维透视,从而实现对晋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保护传承。

(三)发展目标

在今后几年,依托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本团队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等方面拟规划如下目标:

1、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提升关于晋中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的研究水平,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深化对晋中民俗文化研究。

2、在研究思路上,把材料搜集整理编撰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研究初期以材料搜集为主,力争两年编撰《晋中民间文学汇编》《晋中民俗文化汇编》《晋中地方戏曲资源汇编》等关于晋中民俗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3、从美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维视角深化对晋中民俗文化的研究,力争近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有水平的学术论文10篇左右。

 4、在团队人才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引进985重点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方面的博士生,支持现有成员去重点大学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团队人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视野,增强团队的综合实力。

三、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研究内容

民俗是某一区域内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习惯。民众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行为、仪式、节庆都是学术调查与研究的对象。千百年农耕生产生活造就了异彩纷呈的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活动,对其展开持续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研究其变迁过程和具有的多层次社会意义,是本团队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把传统民俗活动转化为当前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是本团队研究涉及的重要现实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

1、晋中民间文学的研究

重点搜集整理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榆社县石勒传说、太谷县孟母故里和乌沙河传说。通过对石勒的重点研究,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目前的研究思路主要是文化记忆、社会记忆理论,理论依据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该方向的研究主要寻找这些记忆背后的结晶点。

2、晋中传统民居吉祥文化研究

对晋中地区晋商大院的吉祥符号进行分类解读,试图从中分析晋中地区的俗信以及晋商所寻求的吉祥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晋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思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泛泛而谈措施,而要进行“深描”,深入了解此文化遗产是什么,有怎样的意义,又有着怎样的现状等。只有在有了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知识之后,才能言其保护与发展。

3、晋中社火研究

晋中社火主要依托“元宵节”进行,且将民间信仰、民间歌舞、民间戏曲等综合展示。所以,围绕“信仰”、“仪式”、“生活”、“功能”与“变迁”五个关键词展开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解释晋中社火的民俗意义与生存状况。此研究方向要依托充分的田野调查进行,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呈现出的形态,更要关注与参与其中的人群。以“人”为本,才能够找到晋中社火真正的民俗意义。

4、晋中地方戏曲文化研究

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地方戏曲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文物遗存,在全省首屈一指,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地方小戏。此部分主要针对晋中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调查保护研究晋中地上遗存古戏台调查研究晋中地方戏曲与方言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特色与创新

1.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方言、节庆、人生礼仪、晋商文化、传统技艺等民俗文化加以研究,揭示民俗与地方社会生活的多维互动关系。

2.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学展开普查与辑录,尤其对同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的不同版本的记录,在打破地域限制的基础上,呈现出这一民间传说故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学的产生、流传及其原因进行阐释,并从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探究其形成与演变的内在规律。

(三)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把本方向研究人员多年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晋中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

2.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资料搜集、研究、教学和对外提供智力服务的产学研体系,致力于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民俗教学科研平台。

3.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研究民俗节日产业、民俗饮食产业、民俗工艺产业、民俗游乐产业的创意生产条件、组织机构、地缘关系、政策体系等,分析民俗产业成功升级转型的途径。

四、科研团队负责人简介

白春香,女,教授,博士,山西省榆次市人,晋中学院文学院院长,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有较深厚的文艺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素养.同时,对民俗学也有浓厚的兴趣,20079月——20087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民俗学专业,师从全国著名的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一年期间不仅修完民俗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还直接参与了陈勤建教授主持的部分民俗学课题的研究。2008年以来开始转入对民俗学的研究.

白春香同志曾主持省级课题6项,其中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3项、省社科联课题2项、省文化厅课题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1种,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中州学刊》、《晋阳学刊》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同时有多项成果获奖,其中获山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次、山西省百部篇工程奖3次、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次。

近三年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12011年主持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爱玲小说叙事及其对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启示》” (项目编号2011247),资助经费2万。

2、2012年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晋中濒危剧种艺术家、剧本、影像资料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发文[2012]185号)。

3、2013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晋中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调查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3133)

4、2014年主持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晋商大院吉祥符号研究》(项目编号2014349),资助经费5万。


五、研究成员简介

钱永平,女,博士,山西省祁县人。1998-2005年在西北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和民俗学(含:民间文学)。20089月考入中山大学,攻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研究生,201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主持省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发表重要论文7篇。

主要成果有: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艺人——以祁县农村“跑事筵”艺人为例,文化遗产, 2014年第5

2.  从保护世界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2013年第3

3.  论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组关键理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实践,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

5.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形态特征,西北民族研究 ,2011年第3

6.  遗产化境域中的昆曲保护研究,文化遗产,2011年第2

7.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杜慧琦,女,生于19766月,200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戏曲民俗学,读书期间不仅修完戏曲民俗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直接参与了戏曲文物研究所延保全教授主持的部分戏曲民俗学课题的研究。

主要成果:

1、独立开展了田野调查,对晋中太谷、介休等地的戏曲民俗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了系列研究文章:

1)《太谷朝阳村春戏调查》(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刊20061);

2)《浅议道教对中国戏曲的影响》(晋中学院学报 20058);

3)《介休干调秧歌的生存与发展》(合著、晋中学院学报201310);

4)《榆社土滩秧歌调查》(中国戏剧201312)等。

2、近年来开始戏曲濒危剧种的调查和研究,参与了“晋中濒危剧种艺术家、剧本、影像资料数据库建设研究”和“晋中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调查保护研究”两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关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研究现状,搜集研究了诸多文化生态学的著作和论文,为目前的濒危剧种研究和后期地方文化资源研究做好准备。


李青峰,男,生于19772月,山西省娄烦县人,晋中学院教师,讲师职称。1997 ——2000年就读于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0——2004年娄烦中学任语文教师,2004------2006年就读太原师范学院,2006------2008年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教授、博导武文研究民间文学。2008至今就职于晋中学院。

主要成果有:

1、2008年《现代语文》文学版第三期,发表《文化深沉记忆中的黄帝拼图》;

2、2008年毕业论文《文化记忆下的黄帝及其现代价值》获得兰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2013年《苦难与苦闷的五四双重记忆》发表于《晋中学院学报》第五期;

4、2014年《现代爱情诗对牛郎织女的重新建构——以五四时期三首新诗为例》发表于《晋中学院学报》第二期;

5、2014年《试论“新月派”“现代诗派”诗歌的音乐性探索》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三期;

6、2014年获得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项目《晋中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搜集整理》。


梁起峰,女,198711月生,山西太原人,晋中学院教师。2007年9~20116月,就读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119~20146月,就读于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民俗学方向,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主要成果:

1、论文《面塑及其俗信与文化内涵》收录于论文集《川菜文化研究续编——第三篇:饮食遗产与保护》当中,20136月出版。

出版信息:川菜文化续编/四川省民俗学会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6    ISBN 978-7-220-08771-4

2、《“东坡肘子”与苏轼的达观人生》,20122月发表于《北方文学》。

3、《<两性社会学>再解读》,20128月发表于《文学界》,总第152期。

4、参与“四川省民间百家工艺制作流程”项目。该项目为四川省文联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立项,经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担任分组组长,负责分组中的人员、经费以及进程的统筹安排,并且进行多次实地采访,后期进行文字撰写与图片的整合。

出版信息: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制作流程/沙拉马毅.孟燕主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2    ISBN 978-7-5068-3847-0

   5、2014年参与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晋商大院吉祥符号研究》(项目编号2014349)。

李亚锋,男,198312月生,甘肃庆阳人。20086月毕业于四川宜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16月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4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晋中学院“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成果:

1、《人类情怀和阶级使命的又一结晶: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调查思想》,载《思想战线》,2013年第6期;

2、《论寻乌调查的社会人类学意义---从与同期三部作品相比较的视角》,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3、参与何国强教授主编的《艽野东南的民族》(国家出版基金、“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资助)丛书项目,著有《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生计模式》(第二作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博士论文《内生与外依---迪麻洛峡谷卷入世界体系的研究》获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3年田野调查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13017


六、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目前,本团队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晋中民间文学的研究

晋中地区历史悠久,空间广阔,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重点搜集整理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榆社县石勒传说、太谷县孟母故里和乌沙河传说等。至今为止已经发动了诸多学生参与到此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现场调查采访的生动资料,以及当地文化人编写的资料。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收集民间文人编著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作品,注意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的异文现象以及它们与当地空间的整体文化关系。

目前的研究思路主要是文化记忆、社会记忆理论,理论依据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该方向的研究主要寻找这些记忆背后的结晶点,例如日期,节日象征物和纪念碑甚至日常物品等。除此之外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还需要一定的回忆媒体,口头流传和书面记载的故事则是有效的媒体。深入研究的是这些结晶点和这些偏向民间故事的回忆媒体是如何互动的,以及“物质”和背后“非物质”的民间故事的生成关系。

选取的研究案例是榆社的后赵皇帝石勒。石勒和榆社文化紧密相连,在《魏书》、《晋书》都有记载,民间传说中有关石勒的空间记忆,食物记忆、民俗记忆等随处可见,这些东西都融入了当地人的集体记忆中,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人文因素。通过对石勒的重点研究,由点到面逐步扩展。

(二)晋中传统民居吉祥文化研究

对晋中地区晋商大院的吉祥符号进行分类解读,试图从中分析晋中地区的俗信以及晋商所寻求的吉祥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晋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思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泛泛而谈措施,而要进行“深描”,深入了解此文化遗产是什么,有怎样的意义,又有着怎样的现状等。只有在有了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知识之后,才能言其保护与发展。

本研究的调研分为两个部分,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主要依托山西

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以及晋中地区的文化馆与大院博物馆的资料补充。实地调研

主要以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

曹家大院(三多堂),灵石王家大院为例。以一年时间为限,分为初步调研与补

充调研。调研根据不同的大院而进行的调研重点不同。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

是雕刻为主,太谷曹家大院是以院落的命名与院落布局为主,灵石王家大院是以

匾额与楹联为主,从三大类别深入分类与整理吉祥符号。

最终出版学术专著《晋中传统民居吉祥符号研究》。

(三)晋中社火的研究

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成为中国社火文化的典型代表,2007年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社火之乡"的称号。晋中社火可以说是当地民俗的大综合,民间歌舞、戏曲、岁时节日、仪式、民间信仰等都集于一身。通过社火节,还可以观察到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心理。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显示出对于晋中社火的有关研究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日报》《山西经济日报》等的相关新闻类报导。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晋中社火中的“民间歌舞”研究,主要研究了晋中社火的文化特征与舞蹈特色,局限性比较大。第二部分是概述性的文章,关键词都是“狂欢”类词语,主要是对整个社火节的氛围以及参与度等做了全面的概述,但是此类文章都较浅显,没有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与旅游相关,将社火节带来的旅游效应做了相关研究。综上所述,晋中社火的有关研究是非常少且局限性非常大的,给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未来方向:晋中社火主要依托“元宵节”进行,且将民间信仰、民间歌舞、民间戏曲等综合展示。所以,围绕“信仰”、“仪式”、“生活”、“功能”与“变迁”五个关键词展开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解释晋中社火的民俗意义与生存状况。此研究方向要依托充分的田野调查进行,在调研过程中,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呈现出的形态,更要关注与参与其中的人群。以“人”为本,才能够找到晋中社火真正的民俗意义。

(四)晋中地方戏曲文化研究

山西是个戏曲兴盛的省份,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众多的地方剧种和丰富的戏曲文物遗存,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地方戏曲资源丰富,在全省首屈一指,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地方小戏,最繁华时甚至村村有戏唱,家家出“把式”。介于地缘优势和传承责任,开展晋中地方戏曲文化研究很有必要,并且具有史学、民俗学、戏曲理论和非遗保护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从三个方向展开研究工作:

 1、晋中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调查保护研究:该方向重点在晋中地方濒危剧种的调查保护研究方面,首先要开展大量的田野调查,力图建设比较完整的晋中濒危剧种艺术家、剧本、影像资料数据库,做好戏曲非遗项目的记录性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晋中濒危剧种的界定研究,对晋中辖区内的地方戏资源进行生存状态方面的重新评估,科学地调查它们的生存现状,判断它们是否濒危,客观地重新审视它们的传承和保护新进展;最终为晋中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实际的建设性方案。

 2、晋中地上遗存古戏台调查研究:戏曲文物是鉴证戏曲发展历史的最有力佐证,晋中地方古戏台现存数量很大,亟待展开调查和保护工作,建设晋中古戏台资料库,以至建成专业的晋中戏曲文物博物馆,收藏和保护这些有形的,不可再生的戏曲发展遗存。

 3、晋中地方戏曲与方言研究:古老的戏曲“唱、念”蕴含了丰富的方言文化,研究戏曲方言唱白,最终撰写出《晋中戏曲方言词汇集》,为方言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古汉语方言词汇资料。

总之,晋中地方戏曲的调查和研究尚处于薄弱阶段,亟需投入人力、物力展开工作,以上三个方向具有阶梯性特点,《晋中濒危剧种艺术家、剧本、影像资料数据库》是基础研究,《晋中古戏台资料库》和《晋中戏曲方言词汇集》是基于基础调查研究之上的后期成果。



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所在单位盖章: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科研处意见:















科研处盖章:科研处处长签字:


年月日

学术委员会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意见: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关闭窗口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文澜苑②
邮编:030619
电话:0351-3985703
Copyright © 2021-2022 晋中学院中文系
缘来是文澜
缘来是文澜